龜山廠房,龜山工業地,龜山工業地廠房

目前位置:
  1. 首頁
  2. 不動產知識

591龜山廠房,龜山廠房出租,龜山廠房買賣.龜山工業區工業地廠房有水電天車廠登辦公室,找合法便宜的中古小坪數新廠房出售,租龜山廠房,龜山工業地買賣.龜山RC廠房出租,龜山農地廠房出租,龜山鐵皮屋倉庫出租,查詢大桃園工業區廠房價錢實價登錄行情,請找591桃園廠房仲介-www.廠房工業地買賣租賃.tw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第1頁1113最後頁
共642筆/共65頁
中油澄清:大潭沿岸漂沙現象自三接施工前即存在,未來也將持續監測2024/01/21發佈
陳逸群  2024-01-20 19:14 來源出處

近有關心大潭漂沙的朋友於飛機上拍攝到三接施工的現況,發現有明顯的漂沙,台灣中油澄清,只要是冬北季風的季節,大潭沿岸即常常出現漂沙的現象,漂沙現象在三接施工前即存在,屬自然現象,與三接工程無關。台灣中油感謝外界對大潭漂沙現象的關切,台灣中油同樣關心大潭海岸的生態情形,自三接施工以來即持續監測大潭沿岸漂沙情形,未來也將持續監測累積更多資料。

台灣中油表示,在google earth上的衛星截圖就可發現,在三接尚未施工的2017年1月,大潭沿岸也出現漂沙,幾乎年年如此,台灣中油感謝各界持續關心大潭漂沙的現象,希望外界不要看到漂沙就誤會是三接施工所致。



台灣中油表示,三接施工以來即長期監測大潭漂沙現象,發現只要是在秋冬季節,東北季風帶動沿岸流常自北側的白玉地區帶來大量漂沙,並穿過海流通透的棧橋至大潭沿岸,甚至夏天颱風過境後也會出現漂沙,由於漂沙常隨不同季節出現不同變化,台灣中油歡迎各界一同關注大潭的漂沙現象,也會持續監測以累積更多資料,以利後續施工及生態保育之參考。

《財政》個人捐地 可按土地現值16%抵稅2024/01/21發佈
時報資訊 2024年1月20日 週六 下午4:04 來源出處

【時報-台北電】財政部預告112年度個人捐贈公共設施保留地或經政府闢為公眾通行道路土地、列報列舉扣除金額計算基準,個人2023年若捐贈土地、或是土地被闢為一般道路,但未提出成本憑證,將按照16%計算土地現值抵減稅額。



官員解釋,相關計算基準與往年維持不變,且民眾捐地給政府沒有抵減上限、可享受節稅福利。



依法令,民眾捐贈公共設施保留地,可在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時列舉扣除以節稅。財政部每年都會公告捐贈公設保留地計算基準,依財政部預告,112年度仍以捐贈時公告土地現值的16%計算。



官員指出,民間土地若依都市計畫法被指定為公設保留地,或經政府闢為公眾通行道路,由於這類土地實際上的用途受到限制,價值也可能貶損,若地主不想繼續閒置,可選擇將該土地捐贈給政府以節稅效果。



財政部表示,若地主有保留原始購地契約、實際成本單據等,可主張原始購置價格,申報價值將可作為捐贈額度,列報為綜所稅列舉扣除額;如果無法主張原始取得成本,則可依財政部標準認定土地價值、換算扣除額度。



現行所得稅申報時,民眾可自行選擇採標準扣除額或是列舉扣除額,其中列舉扣除又以捐贈、認列保單或醫藥費支出最常見,但依所得稅法規定,個人如果捐贈給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構或團體,抵減額度最多20%。



至於捐贈土地給政府或是被政府闢為道路,則沒有抵減額度上限,而是按照土地現值16%計算成本,因此成為部分民眾另類的節稅工具。(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傅沁怡/台北報導)

新北加速未登工廠合法永續 首創納管工廠消防補助2024/01/21發佈
 中華日報 更新於 2天前 • 發布於 2天前 來源出處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經發局在今年1月4日創全國之先,推出補助總金額高達2400萬元的未登記工廠搬遷暨納管工廠消防改善補助計畫,不但受到轄內納管工廠熱烈迴響,也引起其它縣市同屬未登工廠業者的高度關注,反映國內中小企業對於工廠安全的重視,更肯定地方政府積極輔導納管工廠走向合法永續的作為。



新北市經發局長何怡明表示,本項補助計畫不但獲得新北市特定工廠協進會梁錫卿理事長大力支持並協助宣導,許多企業也予以高度肯定紛紛表達參與意願。位於樹林區的德成木業有限公司,就是於公告後旋即提出申請,在經發局積極輔導辦理下,僅數天即成功通過消防補助。德成木業願意自我提升改善工安,選用智慧遠端監控防減災系統,以建立更全面的防災措施,經發局以實質補助來表達支持與鼓勵,站在企業工安與永續的角度,絕對是公私合作共創多贏。



何怡明強調,這項消防補助計畫預算來源為「新北市未登記工廠管理及輔導基金」,雖是新北市於全國首創推動,但很希望能藉此號召其它縣市甚至是中央共同協力,讓全國的未登工廠能更早邁向合法永續,也為工安環境一起努力。



北市經發局指出,新北市首創之未登記工廠搬遷暨納管工廠消防改善補助計畫,其中,納管工廠完成消防安全設備改善者,依規模得申領10萬至20萬元之補助,如增設智慧遠端監控防減災系統,更可加領2萬元補助,現屬特定工廠也可參加精進消防設施的補助。新北市經發局為了加速輔導納管工廠申請本項消防補助,已於今(18)日辦理第一場說明會,第二場說明會也將於23日下午2時30分在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舉辦,針對計畫內容、申請流程、補助範疇等相關資訊會有更詳盡的說明。



經發局呼籲納管工廠積極參與本項補助計畫,計畫施行重點可於新北市政府經發局官方網站(www.economic.ntpc.gov.tw/)查詢,歡迎新北企業共同建構更安全的工業環境。

新北9重劃區 三重2處漲最大2024/01/21發佈
04:102024/01/20 中國時報 王莫昀 來源;出處

新北市重劃區為近年來交易熱區,依實價登錄資料顯示,區內九大熱門重劃區中,去年前11月房價以新店央北重劃區居冠,每坪平均單價68.4萬、五股洲子洋重劃區最親民平均單價38.7萬,檢視近三年房價漲幅,則以三重兩大重劃區二重疏洪道重劃區與仁義重劃區漲幅最大都超過3成以上。

根據實價登錄資料顯示,九大重劃區平均單價前三高分別是央北、頭前與江翠北側,去年前11月每坪單價各為68.4萬、56.3萬與55.7萬,若以成交量來說,洲子洋最熱絡有451件,頭前以348件拿亞軍,江翠北側254件排名第三。



另就近三年漲幅來說,則以三重二重疏洪道重劃區與仁義重劃區表現最佳,分別為36.8%及32.8%,成交量大的洲子洋重劃區以26%拿下第三。



重劃區加持 三重房市蛻變



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表示,新北九大重劃區市場討論度高,都是新北買房民眾的購屋熱點區塊,不過,若是以近三年九大重劃區的大樓房價漲勢可發現,三重的新興重劃區表現更是突出。以二重疏洪道重劃區及仁義重劃區來說,近三年區域大樓房價漲幅都超過3成,平均一年有1成以上的年增幅。



為什麼三重的重劃區房市漲勢能特別強勁呢?陳傑鳴表示,三重過往因發展較早老屋多、 宮廟多與治安不佳問題,讓過去提到三重買房,不少民眾會有抗性,也導致房價一度落後中永和、板橋等新北精華區。不過,近年三重大型建設陸續到位,區內還開發了包含二重疏洪道、仁義等新興重劃區,都有建商大量推案,替當地房市提升不少市場能見度,不僅房價CP值高,吸引外來客購屋,各項建設的規畫更讓購屋者對未來有很多期待,因此帶動區域房價明顯走高,也讓三重成為新北主要精華區中漲幅最大的區塊。



央北重劃區 平均單價68萬



觀察去年1至11月的價量,素有「新北最貴重劃區」之稱的央北重劃區平均單價達68.4萬元,較新店區整體均價高出了46.9%,十分驚人,頭前重劃區則以28.7%排名第二。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分析,央北重劃區北鄰十四張重劃區、南近中央新村,總面積約達39.8公頃,其中大部分皆做為住宅區使用,聯外交通也相當便捷,開車到達台北市中心約只需10至20分鐘車程,而捷運十四張站、小碧潭站以及建設中的安坑輕軌,也讓該地居民未來交通選擇能更多元,而隨著央北重劃區成為指標建商的兵家必爭之地,也讓該區成為消費者優先選擇的重劃區之一。



位於新莊區的頭前重劃區近一年房價為每坪56.3萬,較新莊區的均價高出28.7%,也是新莊目前最貴的重劃區。陳金萍表示,目前頭前重劃區開發已大致完成,規畫多以純住宅為主,雖生活機能稍顯不足,但因鄰近副都心、舊市區區域,實際影響不大。而交通方面也是頭前重劃區的一大優勢,通過台64、65線及國道、高架等,進入北市速度快,大眾運輸則擁有新北產業園區站及幸福站,十分便利。不過陳金萍也提醒,該重劃區東側鄰近工業區,有意購屋的民眾需納入考量。



五泰輕軌利多 洲子洋獲益



位於五股區的洲子洋重劃區則以451件的交易量奪下交易量冠軍寶座,同時也以平均單價38.7萬成為最親民的重劃區。陳金萍表示,洲子洋重劃區鄰近蘆洲、三重等地,快速道路、高架等交通建設完善,來往北市或是其他區域都很方便。其所在的五股區過往一直被視為新北市的蛋白區,近一年行政區均價也維持在3字頭,親民的房價吸引了不少首購族以及通勤族,購屋需求穩定,未來加上五泰輕軌帶來的交通利多,房價應該還有補漲空間。

官方統計出爐!一張表看新北市土地單價 竟逼近9字頭2024/01/21發佈
2024/01/19 21:43文/記者張瀞勻 來源出處

根據新北市政府統計截至2023年3月底工業區立體化方案審核通過共計59件,顯示新北市工業用地需求量相對較高,觀察近3年工業用地,發現土地交易量前五大區依序為汐止工業區、林口工一產業專用區、新莊化成工業區、八里台北港特定區及樹林山佳工業區,其中以新北產業園區最高,單價達到87.11萬元,新北市地政局指出,主要在於工業區立體化政策加上周邊新莊副都心、新莊北側知識產業園區開發推動下及機場捷運、捷運環狀線通車,增加交通便利性,地價上漲。



新北市針對2020~2023年第3季工業用地,針對行政區及價格進行量化統計,以交易量而言,汐止工業區土地交易量最高,主因近年市府將汐止社后、樟樹灣、保長坑及汐科工業區整合打造「大汐止經貿園區」,打造黃金走廊,研提工業區轉型變更為產專區,以促進產業升級轉型。區位又臨近南港、內湖科技園區,匯集國道一號、三號、五號與汐五高架系統,聯外交通快速且便利,因此整地需求增加。



其次的林口工一產業專用區近年因產業轉型被規劃為「新北國際AI+智慧園區」,將以「先進研發,高階製造」為招商策略,引進高科技、綠能、文創、醫療等新興多元產業進駐,已於2023年重劃完成,且鄰近桃園機場捷運系統及台北港區位優勢,將成為未來北台科技產業重心。



而單價最高貴的就屬新北產業園區屬經濟部設立工業區,鄰近國道一號、台64、65線且既有服務性設施完善,隨著工業區立體化政策加上周邊新莊副都心、新莊北側知識產業園區開發推動下及機場捷運、捷運環狀線通車,增加交通便利性,地價上漲。



排名第二的中和二八張工業區每坪均價約56.79萬元,原本即是科技資訊、電子零組件、生醫、光學製品製造、印刷的產業聚落,原有遠東世紀廣場之大型廠辦,近年新建廠辦陸續推出,加上既有國道3號、台64線及捷運環狀線通車,除用地滿足不同產業需求,亦增加設置企業總部的意願,地價較其他行政區高。



綜觀新北市近3年交易資料,工業用地需求考量因素,除產業屬性、聚集效應外,價格、區位、交通便利性亦為產(企)業主考量的因素,近年更因政府推動工業區都市更新、立體化政策,使得工業用地需求上升,另因可望提高工業用地使用強度,亦致價格上漲。

佳里定位西臺南發展區核心 將新增約30公頃區段徵收整體開發區2024/01/21發佈
2024/01/19 22:45文/記者林耀文 來源出處

佳里區在台南市國土計畫的發展定位為西臺南發展區核心,長久以來作為大北門區重要的都市生活中心,為了達到集約、宜居的區域尺度發展策略,融入地方歷史發展及鹽分地帶文化特色,發展沿海居住生活、文化觀光系統,將新增約30公頃區段徵收整體開發區,規劃約1.21公頃之機關用地,周邊規劃0.66公頃之停車場用地及1.03公頃之公園兼體育場用地。



目前台南市府啟動「變更佳里都市計畫(第五次通盤檢討)主要計畫」案,因應周邊發展與產業空間所衍生的需求,並結合「鹽分文化區」的資源推動文化觀光系統,檢討從區域尺度、跨核心生活圈尺度的層級提供公共設施服務與機能,平衡溪北地區鹽分文化圈的公共服務水準。



台南市府都發局指出,歷經市府相關機關多次研商,變更佳里都市計畫 (第五次通盤檢討)案已於去年9月15日起辦理公開展覽。針對地區發展所需之腹地及相關公共設施用地進行規劃,並配合文化局評估鹽分地帶藝文中心之選址條件提供備選基地參考。



新增約30公頃區段徵收整體開發區,規劃約1.21公頃之機關用地,周邊規劃0.66公頃之停車場用地及1.03公頃之公園兼體育場用地。除了兼顧佳里區民眾生活圈,更可擴大服務大北門鹽分文化圈的居民,提升公共設施服務水準。



除了區域尺度的大北門空間網絡規劃,生活圈尺度的佳里核心生活圈之庶民生活中心─社區第三活動中心,為了提升中心區公共設施服務水準,以紓解社區活動空間不足問題的急迫性,利用市中心多年荒廢未有效利用的農田水利署土地,調整變更為機關用地,並已於112年11月8日以個案變更方式先行辦理公開展覽。期能均衡各區鄰里性公共服務品質及符合民眾之期待,逐步達成一里一活動中心之願景。

〈土地的故事〉國土資源管理應升格為部2024/01/18發佈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及「國家公園署」,已於民國112年9月20日正式掛牌。成為我國辦理國土規劃、利用、管理、建築管理與住宅、都市更新、都市基礎建設,以及國家公園業務之中央主管機關。

《國土計畫法》是於105年5月1日施行,自此我國終於有了一個國土計畫的實施與執法機關。



歷史的回顧



回顧歷史的發展,民國80年代以前,可以說不但沒有一個具體的國土規劃管理機關,更沒有國土資源規劃管理的思維,僅由經建會主導土地開發工作。因為經建會是一個主導國家經濟發展與建設的機關,當時的思維主軸當然是土地開發與經濟發展,幾乎沒有國土保育、復育,以及環境保護等觀念。當時的「國土綜合發展計畫」,於86年底定稿。



「國土綜合發展計畫法」草案送立法院審議,通過一讀之後,在立法院經過將近20年的審議、修訂,才產生符合現代思維與需要的國土功能分區,規劃為國土保育、海洋資源、農業發展、城鄉發展4種分區。各地方的《國土計畫》終於在民國111年全面上路,國土管理署於焉誕生。



計畫趕不上變化



本文有幾點看法:第一、由於國土計畫之擬定與國土計畫法之立法過程漫長,計畫趕不上變化。以至於不合功能分區之土地使用早已遍地開花。未來國土管理規劃所遇到的問題可能層出不窮,將是國土管理署的一大挑戰。



第二、國土管理署脫胎於營建署,難免仍以都市計畫、建築管理與住宅、都市更新、都市基礎建設等業務為主,均屬於人造環境(built environment)。從宏觀角度看,整體國土生態系的另外一半是自然資源環境(natural resource environment)。包括濕地、海岸,以及荒野山林等土地,範圍超越現有的國家公園。



如果另外設立「自然資源署」,是否更為恰當?果如此,則人造環境與自然環境都能兼顧,才能顯示整體國土管理的意義。



應設國土資源環境部



民國 112年5月24日,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改制為環境部。美國學者 Orris C. Herfindahl與Allen V. Kneese給環境問題所下的定義是:

1、空氣汙染與水汙染。

2、有目的的把殺蟲劑、殺草劑、防腐劑與染料等化學物質引進到環境裡。

3、某些都市地區的不當開發行為、建築與景觀,以及對都市空間的使用。

4、鄉村地區與曠野地區的開發。



如此看來,如果將來能夠整合國土署與環境部,成立一個國家級的「國土資源環境部」,將可以冶國土規劃管理與環境保護於一爐。其實,土地資源管理與環境保護的關係本來就應該是一體的。



國土管理事權分裂



第三、最令人不解的是,竟有某些國有土地劃歸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從臺灣光復至今,任其以財政目的標售殆盡。一方面損傷國土資源、破壞環境,一方面抬高地價。目前房地價格高漲,居住沒有正義,國土管理政策錯誤,難辭其咎。國有土地是國家的根本資產,國民安身立命所賴,環境保護之本,必須良善管理以利民生。所以最好儘快將其管理權責劃歸國土管理署。

韓乾 2024/01/17 14:45來源出處

交屋後發現漏水痕、基地台...他被買家要求「解約」還錢退屋:買3年了還行?2024/01/18發佈
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 2024年1月17日 週三 上午9:31 來源出處

房子買賣一旦交屋完畢,事後若發現有漏水且過程中因為忍耐,3年後才找賣家要求「解除契約」還錢退屋,這樣可行嗎?



一名屋主在臉書「買房知識家 A你的Q」表示,之前賣了一間透天厝已經交屋結案完畢,但新買家因為後來看到漏水痕跡以及得知頂樓有基地台,不但被鄰居取笑房子買貴,還因為擔心基地台有輻射疑慮在外租房3年,現在回頭找他協議,要求退屋或者折價和補償3年租屋費用,讓他不敢置信。



原PO表示,自己是個不喜歡被吵的人,所以決定把透天厝買回來,這項決定連房仲都勸他要三思,但他認為房子之後可以賣給曾透露有意願要買的朋友,不然出租也可以。



但買家不肯,要求他依照民法第259條的解除契約回復原狀「退屋還錢」,不願意用再次買賣的方式交易,並強調有諮詢過律師可以解除簽契約,程序走完不代表契約不見了,只要兩邊都同意即可。



原PO傻眼,認為都交屋完了哪來契約解除「你要拿什麼合約跟我解除」,直接買回房子是最快的解決方式,難到現在要跑訴訟讓法院判決嗎?就算最後判返還,難道主張買回「我會站不住腳嗎」?



雙方協調僵持不下,新買家也表示要找第三方像是調解委員會或消保官協助處理,讓原PO相當頭痛,詢問如果主張買回的狀況下,難道還需要折損價金和補貼費用給對方?



物之瑕疵擔保求償 留意兩時間點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買方交屋後如發現瑕疵,可依照民法物之瑕疵擔保規定請買方修繕,但要留意5年及6個月的兩種期限,所謂的5年時效,是指交屋後5年內發現的問題,都可以跟賣方主張瑕疵擔保責任,買方在發現瑕疵後,6個月內要通知賣方處理,最理想的通知方式是存證信函,假如賣方遲遲不處理,記得要在6個月內提起訴訟,確保權益不會因時效而消滅。



上述情形分為2種情況,陳定中指出,一是買方發現問題後,有沒有在6個月通知賣方並主張權益,若通知賣方後超過6個月未主張權益,就無法要求賣方負責;二是假如買方是最近發現問題,因為物之瑕疵擔保責任為5年,所以向漏水這種瑕疵,是可以像賣方主張權益的,但要達到解除契約,必須要達到瑕疵帶過重大以至於影響居住安全,但基地台尚未聽說過,有人因為基地台輻射問題而解約的案例。



部分網友認為,既然交屋完畢,雙方就已經結案沒關係,否則難道要所有賣房子的人都要給保固嗎,而且房屋交易價格是雙方談妥同意,怎麼會把買貴當成退屋的理由之一,建議原PO直接請律師跟對方聯繫,就算上法院也交給律師處理就好。



但有的人表示,買家在交屋後才得知房子有漏水情形、頂樓還有基地台,顯然原PO當初在賣房時並沒有誠實告知,直指屋主自售房子很容易出現這樣的紛爭。

又查獲亂倒廢棄物 雲林13鄉鎮4.3萬坪土地淪陷2024/01/16發佈
2024/01/15 13:35 〔記者黃淑莉/雲林報導〕 來源出處

〔記者黃淑莉/雲林報導〕雲林地檢署與雲林縣警察局、縣府團隊合力破獲以38歲董男為首的營建廢棄物非法集團,以合法掩護非法的方式在雲林縣台西等13鄉鎮境內的農地、魚塭、河川地、水利用地及保安林等傾倒營建廢棄物,陸續傳喚60多人,全案偵結共起訴董男等57人。



雲林境內多處農地、林地遭傾倒廢棄物嚴重,雲林地檢署去年5月接獲北港警分局移送一件水林亂倒營建廢棄物案,認為有進一步擴大偵辦必要,檢察官莊珂惠指揮警方、環境部中區環境管理中心、雲林縣環保局、農業處、水利處及地政事務所等單位向上溯,成功破獲董男、28賴男、46歲鍾男3人為首的營建廢棄物非法集團。



雲林地檢署指出,該案連同清運司機、地主、土尾仲介共查獲57人,調查發現,該集團從2022年11月至2023年5月間以合法掩護非法方式,在雲林縣台西、口湖、水林、麥寮、四湖、東勢、元長、虎尾、斗南、褒忠、莿桐、崙背等13鄉鎮,傾倒、回填含有大小磚屑、磁磚、水泥、鋼筋等營建廢棄物,多達上百車次,地點除農地、魚塭,還竊占河川地、水利用地、交通用地、保安林,總計逾25筆約4萬3400多坪;另還查獲該集團涉嫌逃漏稅多達1300多萬元。



雲林地檢署指出,全案偵結,依涉嫌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稅捐稽徵法、商業會計法、洗錢防制法、森林法等起訴57人。

日本強震不只舊屋倒,專家:小地震頻繁已毀損房屋結構2024/01/16發佈
來源出處  作者 黃 嬿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1 月 15 日 13:19 | 分類

日本 1923 年發生 7.9 級地震造成 14 萬多人死亡,數十萬棟建築物化為廢墟後,首次引入建築規範的抗震法規,早期法規的重點是加強城市地區正在建造的新結構,加強對木結構和混凝土建築施工的監督。 



此後的幾十年裡,抗震規範經歷許多重大變化,最引人注目的是 1950 年的《建築標準法》和 1981 年的《新抗震建築標準修正案》。1950 年法案制定一項標準,要求建築物能夠承受 7 級地震,而不會出現嚴重問題。1981 年修正案對損壞程度進行更具體的規定,規定當發生 7 級地震時,建築物應只遭受輕微損壞,但仍能正常使用。日本法律規定,對於更強的地震,建築物不應倒塌。 



阪神大地震在兵庫縣南部造成大面積破壞,對上述監管的第一次真正考驗到來了,結果發現 97% 的倒塌建築物是 1981 年之前所建造,當年日本展開一場將舊建築改造為 1981 年標準的運動,政府透過補貼來加速改造意願。2000 年法案修正後更強化建築結構標準,擴及固定柱和樑的接頭方式。



之後的幾十年防震技術取得巨大進步,譬如在摩天大樓內安裝像鐘擺一樣擺動的大型阻尼器,以及讓建築物獨立於地基的彈簧或滾珠軸承系統,很多建築物,尤其是醫院和重要機構,都建造在這些橡膠軸承上,讓建築物本身可以搖擺。



新房不保證抗震



但是這次能登半島地震發生之後,專家在石川縣北部珠洲市現場勘查發現,地震不只損壞舊的木造建築,一些 1981 年之後建成的房屋也倒榻。《日經新聞》訪問金澤大學土木工程與防災專家認為,可能是 2000 年後該地區持續發生的地震群,導致房屋結構持續被破壞。日本氣象廳數據顯示,截至 2023 年前的三年內,該地區觀測到 500 多次一級以上地震,其中五個地震強度至少五級,去年五月珠洲市發生六級地震,造成三百棟房屋部分損壞。



這次地震又近一步導致更嚴重受損甚至倒榻,但是 2000 年後蓋的房子明顯受損較少。專家指出新房沒有百分之百抗震保證,2000 年後加固標準上路後的建成房屋也出現因地震倒榻案例,如 2016 年熊本縣發生兩次七級地震,益城町 1981 年至 2000 年建成的房子有 8.7% 倒榻,2000 年後建成的房子也有 2.2% 倒榻。



專家分析,抗震建築也出現損壞的原因包括木接頭損壞或是金屬配件鬆動等等。日本政府補貼民眾進行房屋抗震補強措施,台灣也有推動弱層補強補助,最高可補助新台幣 450 萬元。日本地震工程學專家表示,在地震頻繁發生的地區,即使是相對較新的建築也最好主動檢查,盡量採取最好的補強措施,才能住得安心。


國際觀察日本年初能登半島地震摧毀四千多棟房屋,導致兩百多人死亡,許多人質疑日本有全球最優良的抗震建築,但是為何許多房子仍然不敵這次七級地震。專家分析,可能是這次地震重災區幾年前發生過數百次小地震,導致許多建築結構已經受損。
第1頁1113最後頁
共642筆/共65頁
免責聲明:House-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僅提供會員查詢-龜山廠房,龜山工業地,龜山工業地廠房-等房屋資訊參考,並不涉入任何諮詢、交易。 物件(服務)聯絡人公佈的資訊、文字、照片、圖形、產權、廣告內容、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皆與House-Info房屋網站無關,所有商標、文章、名稱等版權,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